第6屆大地行者 楓葉-黃嘉靈 訪問 (2020-05-30)

文:我愛一棵樹
設:長腳蟹

種豆種心田

楓葉在大學時期,讀社會學,不斷去理解第三世界國家和世界經濟,看著每種在地生產物品,無謂地給運輸去別國加工交易。受壟斷,瘋狂加昇交易費用;或受賤賣,刻意擠壓生產者。楓葉大學時的思考,令她畢業後再遇上一些機緣,讓她反思到無論工作方向如何,也要親身參與耕種,支持在地生產,體驗每一口食物的真正價值。這也驅使,她開展一步步自然之旅,導致她日後可以半農半工,去抱擁這核心價值。
種植多年,有次經歷值得記下。楓葉在自己田裡,摘下親手種植的荷蘭豆,放進囗生食。當第一口咬下去,鮮味無窮,但突然令她整個人呆在當下。因為有種奇妙感覺湧入腦海,她好像不斷flash back,那一刻感覺上,自己不是楓葉,而幻變成那粒荷蘭豆。那粒豆好像將整個生命歷史,傳遞給她,令她重新經歷被放進田裡種種一切,由種子到茁壯,面對霜降大雨,仍細心地受到保護照料。她進入了她所種,和所吃的荷蘭豆心景。

因為傾注了生命

楓葉意然忘掉了自己,走進了豆的心靈,令她很感動。消化了的豆,沒有消逝,卻讓過去的投入和努力重新呈現,努力過的是不會消失,因為傾注了生命 ,energy 得以preserved。楓葉用心種的豆,親手釀的酒,教書補習,設計和帶領活動,對待家人、同事、學生、朋友和大自然,也傾注了生命。令人開心歡欣,自然流露真心,更讓人感覺靈魂得以被真摰地聆聽。
楓葉關心歷史和人文,源於懂得欣賞別人所留下的心機和精神力量。她有次看清水老師的畫,看一張黑白河川畫看得入神。她未去過那地方,但一度入神的看,清水落筆的心念竟像傳入她心。畫𥚃的河水和青草忽然注滿色彩,感覺上看到流水,直接在她面前流過。可惜那畫簿在行者間傳閲時丟失了,清水老師也遍尋不獲,但那份生命力量仍深刻於她心內。楓葉說沒有人類的社會,狗仔石頭青苔不會回望歷史,就是因為有人,所以有人欣賞人文足跡。而愈瞭解歷史,不單是回望過去,反而更知道現在定位。那就更能活現生活中的價值,更懂得關心別人。

簡樸高尚

回溯更年青的時候,楓葉關心人文,也尋求更深一層的自然體驗。樹和楓葉在不同機構一直做同事,當樹上完第五屆大地行者班,主動帶楓葉去雞谷樹下,感受她第一次聽到的樹心跳。這感覺震撼無比,令楓葉更留意自然協會,第一次參加的活動,是當年在大嶼山分流舉辦的簡樸營。和區紀復大哥,秀娟姐在斜頂天花的屋渡過三日兩夜。每日幫手清理和修理房子,採野菜,執柴生火煮飯,簡單但充實。
每晩圍在一起傾談,區大哥實踐簡樸生活的智慧和理念,令她深深感動。區大哥有強大的意志力堅持實踐,卻對任何人都親切。小朋友一見到他,就會衝過來摸他的鬚,皆大歡喜,完全没有隔膜。簡樸生活營,楓葉更認識了三文魚,看到她在 SARS 期間,同事讓她休假以免因為有小朋友,在前線當護士惹風險。她休假。卻主動帶小朋友在街頭執拾煙頭,清理街道。看到她這種高尚人格,令楓葉驚為天人。

大地行者

簡樸生活營也間接推動楓葉參加大地行者,因為當年為彰顯簡樸生活的決心,知秋,清水提出,讓第六屆大地行者成為自由捐獻的課程。這一屆吸引了小嵐,阿牛,浩光(野人)等,還有楓葉來參加,讓她成為大地行者,開展了至今和自協十七年的緣份。
楓葉於行者課程畢業後,旋即受邀加入協會做幹事,幫忙修正會章,處理人事,搞活動等。處理很多不同性質的實務 ,但大家每年都會抽空退修,回顧自己和其他人的關係。重審協會在社會上的角色,和自己所扮演的崗位,這構建出一種深厚的團隊力量 。最記得一年,大家要去立法會發言,和參加反高鐵集會,大家很同心,楓葉一直感動至今。

知秋和清水

知秋和清水對楓葉的啟發很深,他們抱擁清晰且遠大的理想,身體力行,更全身投入地追求,這感動著楓葉。楓葉一直在他們身上不斷學習,感受最深是他們對自然的信任。知秋說他試過,在一塊兩米高的石頭跌下來,他跌到整個躺在地面,但竟然沒有受傷 ,知秋相信大自然𥚃,有一種保護自己的力量。另一次和清水的體驗,是清水和楓葉帶小朋友往黑夜體驗 ,半夜行雷閃電要走去避雨亭,因為那裏有避雷針可以避雨。天氣惡劣,但大家好開心,感覺上待在大自然是足夠安全。知秋和清水對自然和生命的信任,成了楓葉異常珍惜的學習課題。
初初參與自然體驗,楓葉就有對信任自然與生命的反思和疑惑,一開始時沒有完全得到解答。有次是在觀察細小昆蟲 ,一邊觀察,她一邊想像,自己如果變成一隻螞蟻 ,其實會覺得好害怕,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哪裏,只見到草地、泥土和風雨。處於大自然,楓葉雖然很喜歡,亦很享受美好風景,但內心其實也很害怕。她一直跟著知秋和清水學習,感受他們在大自然內的放鬆和安然,這令楓葉與大自然和萬物的關係,更拉近更親密。

愛的啟發

楓葉在行者實習時,其實未完全準備好帶活動,只有邊做邊學。起初大家都會將「生機午餐」和「分享啟示」,交予她帶領,因為她對農作物和食物有很深關係,帶領午餐會是她的強項。帶領「分享啟示」時,郤往往因為整體活動超時而被削減,所以一直未被她太注視。不過,有些參加者和她的傾談,令她從此更重視分享環節:
有一次協會親子活動,有一位很愛自己小朋友的媽咪,她很欣賞楓葉帶來糙米飯作午餐,她們閒聊傾談,更一起討論飲食。媽咪很愛煮食,她明白糙米對孩子健康,可是她單親而且拿綜援,所以負擔不了,每日每餐也煮糙米飯。但她一直嘗試,直至找到糧油店買較便宜的米碎,那是米剩下來的碎粒,她才夠膽買上糙米去混和那些碎米粒,很小心地平衡成本。不論基層弱勢,不計生活在甚麼狀況,卻用上這份心思和智慧,為孩子健康全面著想,這令楓葉感動,更令她珍惜帶領每次分享活動,讓參加者有足夠時間分享。
另一次,有一個家庭位來參加活動,兄妹兩個同齡,但不像樣,媽媽和爸爸對兩個孩子都很好。楓葉和媽媽聊開來,媽媽才告訴她,兩兄妹一個親生,另一個收養。當她生下兒子,即時決定收養多一個孩子,因為幸福可以分享。可以照顧收養孩子,亦令愛無分彼此,兩兄妹相扶相依,一起長大。那份愛,令兩個孩子親切和諧,快樂遊走於大自然間。
對人和對植物的愛,傾注了生命,在心田種下來,無分彼此,所得永遠豐厚過付出。珍惜和重視別人的分享,信任自然和生命,活現生活中的價值,更懂得關心別人,生命會變得更加精采。